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健康教育医疗新闻详细

彭城晚报:徐医附院肿瘤内科52病区:带给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新希望

发布时间:2015-03-19 00:00:00   
浏览量:0


带给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新希望

 

徐医附院肿瘤内科52病区:新辅助化疗广泛应用,通过术前化疗减小肿瘤负荷,从而提高肿瘤的手术完全切除率,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

 

核心提示:


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进展日新月异,国际上也越来越强调其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徐医附院肿瘤科在术后传统化疗方法的基础上积极与国际接轨,推出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中新辅助化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常用的手段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造福了广大乳腺癌病友,特别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更是燃起了新的希望。


究竟什么是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如何?对乳腺癌患者发挥怎样的作用?昨日,记者走进徐医附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朱正秋针对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作了详细的介绍。

 

A 新辅助化疗是什么概念?

 

使不可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治疗机会


何为新辅助化疗?听听徐医附院肿瘤科专家的介绍。肿瘤科朱正秋,主任医师,教授,任肿瘤病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乳腺肿瘤学组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肿瘤病学的医、教、研工作,在消化道肿瘤的综合防治方面获七项省、市、院级科研课题,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文章30余篇;在乳腺癌、肺癌、胃及食管癌、结直肠癌、恶性淋巴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及病人心理疏导方面,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

 

朱主任进一步解释,新辅助化疗,又称术前化疗、诱导化疗、初始化疗等,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在手术治疗前给予全身的化疗药物治疗。“新辅助化疗并不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是指在全身治疗的时间点上与辅助化疗不同。”朱主任介绍说,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地位的确立,新辅助化疗就开始用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通过化疗缩小肿瘤,从而使不可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提高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新辅助化疗在这部分患者中的应用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之后,新辅助化疗在临床试验中也被证实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达到保乳目的。新辅助化疗是各种恶性肿瘤治疗的新进展,近年来,随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的介入,新辅助化疗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各种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辅助化疗被看作是肿瘤细胞减量治疗,即通过术前化疗减小肿瘤负荷,从而提高肿瘤的手术完全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我们在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中应用新辅助化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去年年初,一位外地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来到徐医附院肿瘤科就诊,赶到医院时,患者的左侧胸部的肿瘤糜烂程度已相当严重,大面积的糜烂流脓、皮肤凹陷,这让医护人员都感到吃惊。朱主任说,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大冬天,隔着棉被都能闻到阵阵恶臭,可想而知,患者的身心承受多大的痛苦。”


医者父母心。朱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此时患者已发生骨转移和肺转移,根据这一病情,和患者沟通后,朱主任果断进行了全身化疗,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及家属感激不已,化疗后能有如此好的效果,让他们颇感意外。“经过出院后的随访,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还是比较理想的。”



B 对乳腺癌患者发挥怎样的作用?

 

晚期不能手术的可以化疗,控制全身转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癌发病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发病率逐年上升;二是发病年龄年轻化,发病高峰期在40-45岁;三是来医院就诊的病人中三分之一是中晚期。朱主任称,由于每个病人的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分型、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基因表达量都不一样,因此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酌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综合治疗方案更个体化,治疗更科学,更有效,”

 

朱主任详细介绍说,在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上,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放疗是利用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生长、繁殖,控制和消灭癌细胞;化学治疗是应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分裂,破坏癌细胞;内分泌治疗是采用药物或去除内分泌腺体的方法来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减少内分泌激素的分泌量。目前,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意义十分明显,能缩小瘤体减少手术的范围及创伤;使部分无法根治的肿瘤降期达到可以手术根治;可以减少手术中的微小转移;是体内最好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为以后的辅助治疗提供借鉴;此时肿瘤的血管完整具有良好的和高限度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针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用于提高切除率;针对于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有强烈的保乳意愿,除了肿瘤大小外,其他条件均符合保乳标准,可用于提高保乳的成功率。


朱主任强调说,通过新辅助化疗3-4个周期的治疗,疗效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降肿瘤分期,使手术方便顺利;晚期不能手术的可以化疗,控制全身转移,使患者带瘤生存,延长生存期;手术前、中、后用,提高手术这一局部治疗效果;杀死全身的微转移灶,避免远处转移等。

 

C 分子靶向治疗疗效如何?

 

治疗乳腺癌疗效好,可降低52%的复发率

 

对于乳腺癌患者,采用个性化治疗,根据病人的病理分型,一般治疗原则是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其中,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与化疗药物相比,对早、中期乳腺癌患者争取治愈,对晚期患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朱主任称,“以前靶向治疗的药物很贵,一年需要20-30万。现在有个重大利好消息,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最近被纳入了医保范围,这就意味着,每年病患使用靶向治疗的药物,个人只需支付3万元左右就够了。”这无疑使一部分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合理用药、彻底治疗的病患重新找到生的希望!

 

据了解,分子靶向治疗对于治疗乳腺癌有着非常好的疗效:80%HER-2阳性病人可治愈;可降低52%的复发率;可减少三分之一的死亡率。因此,朱主任提醒,已治疗过或者正在治疗的乳腺癌病人可以尽早将病历资料带来徐医附院肿瘤科进行评估,看是否存在HER-2风险,如果HER-2基因阳性,可以抓紧采取分子靶向治疗,“因为,在肿瘤没有发生转移前用药,只要使用一年就行,而一旦发生转移,就需终身用药。”

 

D 对乳腺癌患者的关爱,体现在何处?

 

静脉PICC置管,减轻化疗对患者外周静脉损害

 

徐医附院始终秉承“一切为了患者”的原则,处处体现对患者的关爱。据肿瘤内科52病区护士长张景然介绍,为减轻化疗对患者外周静脉损害,广泛应用静脉PICC置管技术和静脉输液港技术,护理人员更是十分重视指导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锻炼,会指导患者学做术后康复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此外,为了帮助更多的女性朋友认识乳腺癌,更好地预防、治疗乳腺癌,朱主任表示,从去年1月份起,肿瘤科定期举办乳腺癌健康专题教育讲座,包括乳腺癌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家庭保健、术后身体康复心理支持等内容,有乳腺疾病的患者或者对此感兴趣的市民都可以来参加。

 

朱主任提醒广大女性,乳腺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可治愈的肿瘤,早期发现的乳腺癌治愈率可达90%。早期预防很重要,自检是关键。要经常进行日常的自我检查,乳腺内有肿块是乳腺癌最重要的体征,30岁以上的妇女,如果发现乳腺内有肿块,不活动,肿块硬而不光滑,虽然没有不适症状,也要警惕是否患了乳腺癌。

 

E 科室实力,如何彰显?

 

徐医附院肿瘤中心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心下辖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肿瘤外科、立体定向科、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科、生物治疗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科、肿瘤生物治疗实验室,开放床位600多张。现有医技人员51名,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27人,教授、副教授18人,博士9人,硕士2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5人。

 

中心的肿瘤治疗设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美国瓦里安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1台、EclipseDX三维治疗系统、头部γ刀、体部γ刀各1台(苏北及淮海经济区唯一通过卫生部资质审批)。中心拥有省政府、省卫生厅、教育厅冠名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的7个肿瘤生物治疗省级平台项目。实验室总面积3000平米,包括符合GMP标准的免疫细胞制备室,拥有价值1500万元的各种实验设备。

 

在临床医疗方面,中心所属各学科开展的临床技术项目几乎覆盖了各自领域。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心近年来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部省级课题30项,获得中华医学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中华医学三等奖1项,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获江苏省百佳专利。发表论著10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50余篇。

 

特色技术:


1、各种化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

 

2、调强放疗、基因靶向放疗、生物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多野及弧形旋转放疗、X-刀、γ-刀等

 

3、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胃癌、直肠癌、肾癌等肿瘤的供血动脉灌注/灌注栓塞术

 

4、微波消融术、粒子植入术

 

5CIKDC细胞生物治疗及P53基因治疗等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彭城晚报:徐医附院肿瘤内科52病区:带给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