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历史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英国传教士仲均安(译音,下同)来徐州宣传基督教。

1894年,美国传教士白秀生来徐州,购置西门里武备衙门前的空基地(即徐医附院现址)设立基督教堂。同年,美国传教士葛马可受基督教南长老会的派遣亦在医院现址设立教堂和培心书院。

1897年(光绪廿三年)5月,葛马可之妻葛璧玺由山东来徐,在基督教南长老会的资助下,在医院现址内设立诊所三间,西医由此传入徐州。

同年,营造西式二幢(现存)作为病房楼,并增添人员设备若干,开办了徐州的西医诊所(福音诊所),设病床20余张,专门收治女性患者,时称“女医院”。

1900年6月,美国传教士慕庚杨来徐,在“女医院”东隔壁(医院现址内)开办“博济医院”,设病床40余张,专门收治男性患者,时称“男医院”。

1905年3月,美国医生马法典接办“男医院”,设病床60余张,职工30余人,其中医生3人,护士3人,护生20余人。

1914年春“男医院”易名为“基督医院”。

“坤维医院”与“基督医院”一墙之隔,权限独立,相互并存,薪金及费用由美国基督教西差会供给。

1942年4月,侵徐日军将“坤维医院”和“基督医院”强行合并,改名为“同仁会医院西分院”,由日本同仁会统管,摩托洛(原名本冈)独揽大权,名义上委托中国医生刘子余为院长。此间,医院管理十分混乱,业务萧条,惨淡经营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6日,医院由徐州基督医院董事会接管。

1946年春,美国传教士彭友恩任西差会代表,负责医院院务。

1947年3月,开设高级护士学校——徐州私立培正护士助产学校。同年,美国基督教牧师华乐德接任院长,仍称其为“徐州基督医院”。

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华乐德等美籍华人回国,由医院董事会主持工作,王桓心任董事长,黄乐山为副董事长,聘刘子余任院长。

1950年底,该院计有医师6人,护士7人,化验士3人,药剂士1人,职员7人,工友41人,助理护士6人,护士助产学生48人,占地21亩4分9厘,平房155间,草房16间,病床120张,各教会停止援助,经费十分困难,曾变卖医院物资维持生计,公债14372820元(旧币),现金报支5608102元(旧币),诊疗水平极低,发展较为缓慢,全院设有内、外、妇、儿、眼等科,只能诊治一些普通常见病。

1951年7月24日,徐州市人民政府以军管会名义,正式接办基督医院,易名为“徐州市立第二医院”,调整院董事会为院职工协商会和工会,建立名项制度,增添名类人员,调动了医护员工的积极性,使医院获得了新生。

1952年,在全市率先推行科主任负责制、保护性医疗、早会、会诊、工作检讨会、病历检讨会、病人代表会及院务委员会等制度,并实行定员定额预约挂号制。

1953年,扩建病房楼4座,新建门诊楼1座、手术楼1座,床位增至226张。

1954年,徐州市立第一、第二医院附设护士学校合并为“江苏省徐州护士学校”,校址迁离医院。

同年,结核科全部设施及医护人员分离出去,成立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1955年,负责丰县、沛县、铜山县和泗洪县的医疗业务辅导。

1958年,开始实行院长负责制,床位增至310张,设11个临床科室,6个检查科室,人事、事务等3个行政科室。门诊设内、外、妇、儿、眼、耳鼻喉、保健、中医、针灸等科,病区分内、外、妇、儿、结核等6个病房,设药房、放射科、化验室、手术室、供应室、营养室、血库等,500元以上医疗器械100多件。

1958年7月15日,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成立,经中共徐州市委批准,“徐州市立第二医院”作为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的附属医院,由分院领导,其业务范围、服务对象及名称不变。

同年,二内科全部设施及全体医护人员分离出去,成立徐州市结核病防治院。

1959年12月20日,医院改名为“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附属医院”。

1960年初,相继从南京医学院调来医务人员支援医院建设。

1960年8月15日,“徐州医学院”正式挂牌,医院改名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6年医院改名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